营商环境是一座城市经济软实力和综合竞争力的集中体现,是稳定市场信心、激发经济发展活力、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因素。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法治化营商环境建设。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法治是最好的营商环境。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提出,营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为新时代做好营商环境优化工作指明了方向、提供了遵循。 今年3月,习近平总书记在长沙考察时强调,要创造良好营商环境,推动外资和民营企业健康发展。长沙市人大常委会牢记总书记殷殷嘱托,在市委的坚强领导下,立足人大职能定位,坚持守正创新、依法履职尽责,围绕中心大局统筹谋划和推进重大事项决定、立法、监督、代表等工作,以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助力打造一流法治化营商环境,精心勾画出一幅幅“近悦远来”的长沙营商环境法治新画卷。 ——决定设立“长沙企业家日”:以法定形式礼遇“自己人” 湘江北去,橘子洲头,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每年的深秋时节,长沙迎来最美的秋色,长沙的企业家们也迎来了自己的专门节日:11月1日,长沙企业家日。“设立‘长沙企业家日’,是全市对企业家的尊重和厚爱,这是对我们最大的激励和认可。”在第三届“长沙企业家日”活动中,长沙市人大代表、湖南泰嘉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方鸿激动地说:“我们欣逢民营企业蓬勃向上的时代,未来的每一天都是‘企业家日’!” 在长沙,从项目一线到工厂生产线,从科创前沿到乡镇村落,处处都可见民营企业家们热火朝天、奔波忙碌的身影,他们的辛勤付出,为全市贡献了55%的税收、65%的GDP、75%的投资、89%的就业、90%的企业数量和科创成果,全市86家上市公司中有57家来自于民营企业,成为推动长沙高质量发展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 正是基于这一市情,为进一步提升企业家的归属感、认同感和获得感,营造全社会重商尊商、亲商爱商浓厚氛围,市人大常委会与市人民政府多次就设立企业家日进行商榷,在市委的大力支持下,经市委研究同意,决定以市人大常委会通过依法行使重大事项决定权的形式设立企业家日。2021年8月25日,《关于确定11月1日为“长沙企业家日”的决定》在市人大常委会会议上全票通过,并第一时间向社会公开发布。长沙的企业家们,从这一刻开始拥有了属于自己的专门节日,这是一座城市,从精神层面对企业家的高度认可肯定;这是一座城市,对企业家精神的最好礼遇致敬。 水深则鱼悦,城强则贾兴。民营经济的蓬勃发展,依赖于全社会为其提供滋养丰富的“肥沃土壤”。放眼全国来看,长沙通过市人大常委会以法定形式要求全社会尊重、支持企业家的做法,在省会城市中也并不多见,在中部地区更属首创,充分彰显出长沙“道不变、志不改”持续优化营商环境的坚定决心。 科技创新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核心要素,知识产权保护是塑造良好营商环境的重要方面。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保护知识产权就是保护创新,就是保护营商环境。 今年以来,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重大科研成果在长沙相继公开亮相:全球首台套6000米级智能电驱动深海重载采矿车辆平台、国内首台大孔径移动CT、全国首款肾功能体外检测试剂盒……长沙科技创新的满天繁星,正汇成推动高质量发展的璀璨星河。窥一隅而知全貌,这一个个亮眼创新成果的背后,折射出的是长沙良好的营商环境和创新生态,离不开的是坚实的法治保障作支撑。对此,作为国家高新技术企业、拥有企业核心自主知识产权的湖南康通电子股份有限公司最有发言权。 走进湖南康通电子股份有限公司,一场以音视频形式全方位还原应急场景的模拟演示正在紧张进行中,智能音箱清晰嘹亮地循环播放应急逃生广播,爆闪音柱发出的刺眼警示灯光和LED屏上的滚动字幕交替变换,让人宛若置身危急实景,神经也不由地跟着紧绷起来。这家以音视频技术为核心的智能场景解决方案提供商,在公共广播领域市场占有率行业第一,是该细分行业的“隐形冠军”。但是不久前,其设计的一款云音柱产品外观设计专利就疑似被侵权,而今年1月起正式施行的《长沙市知识产权保护若干规定》正好为其保驾护航提供了坚强的法律后盾。 如何以人大之力更好助力知识产权保护?守一而制万物者,法也。2023年,长沙市人大常委会紧盯知识产权关键要素,将知识产权保护作为年度重点立法项目全力推进。在立法过程中,不追求大而全,精准设置条款,坚持有几条立几条,几条管用制定几条。立法工作专班依托基层立法联系点广泛征求社会各界和企业意见,召开多轮专家论证咨询会,共计收集意见建议200余条,草案由最初82条12000余字、精简完善为15条2100余字,成为长沙以“小快灵”立法助力优化营商环境的生动实践。 值得一提的是,这部法规是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加强知识产权法治保障”后,全国省会城市出台的首部知识产权地方性法规,通过固化知识产权服务的工作经验,在全国地方性法规中首次引入专利侵权纠纷行政裁决概念,着力建立健全知识产权保护严惩侵权及协助维权长效机制。特别是法规的第十二条明确规定“经负有知识产权管理职责的部门、调解组织调解达成具有民事合同性质的协议,当事人可以共同向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申请确认其效力”,这为湖南康通电子股份有限公司通过法律途径妥善解决纠纷奠定了法律条文基础。 经长沙市芙蓉区知识产权局介入调解,并提请长沙知识产权法庭对调解协议予以司法确认,赋予了湖南康通电子股份有限公司与侵权方之间行政调解协议的强制执行力,从而及时有力地维护了企业的合法权益,成功守护了自主知识产权这个企业最值钱的“家当”,该案件也成为了适用《长沙市知识产权保护若干规定》的“第一案”。 长沙市人大法制委员会相关负责人说:“《长沙市知识产权保护若干规定》不设章节,全文共15条2300余字,篇幅不长,条款不多,但条条都是干货,力求解决现实问题,做到‘小规制承载大内容’。比如,第五条明确市政府建立知识产权保护一站式公共服务平台;第六条明确要求开展知识产权保护联合执法;第七条、第八条突出加强著作权和商业秘密保护。这些条款的设置都是为了突出对知识产权的严格保护,让研发主体在长研发更放心、更舒心、更省心。” 辛勤耕耘,终结硕果。去年3月,在全国优化营商环境现场会上,长沙作为典型城市就知识产权指标作推介发言;今年9月,再次传来好消息,在厦门举办的第二届全国“营商环境论坛”中,长沙市“创新打造多维度知识产权保护体系 激发经营主体创新活力”案例成功入选国家发展改革委发布的全国优化营商环境创新实践十大案例,长沙知识产权保护工作走到了国家级的“聚光灯”下。 最新数据显示,长沙全市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数量累计达185家,排名位居全国前列,其中民营企业161家、占比87%;单项冠军企业(产品)数量累计达32家,独占中部地区鳌头。 长沙,正以“法”之名,向“新”出发,在法治轨道上不断擦亮知识产权保护“金字招牌”,让长沙加速成为知识产权创造的“磁场”、保护的“高地”、转化的“沃土”。 ——人大监督长出“牙齿”:专题询问优化法治营商环境工作 “长沙法治营商环境有哪些好的做法?下一阶段有哪些举措来缩小与排名靠前城市的差距?”“请问市中院有哪些措施提升审判、执行效率,让企业更加专注发展?”“请问市检察院将如何有效防范和纠正诉讼活动中裁判不公的问题?”“请问市公安局如何防止因侦查权使用不当而有损营商环境?”……在市十六届人大常委会第九次会议的专题询问现场,铿锵有力、你来我往的问答声与经久不息、热烈高涨的掌声响彻整个会场。 将镜头不断拉近,人大代表和常委会委员们正围绕优化法治营商环境工作,向10个相关部门“一把手”接连发问、直指要害,应询人坦率真诚、实事求是,在一问一答的交流碰撞间,共同寻求营商环境领域堵点难点问题的“最优解”。 提问、回答、追问、补充,这场气氛热烈严肃、“辣味”十足的专题询问,首次将“公检法司”等部门同时列为询问对象,同步以网络直播的形式实时呈现在社会公众面前,吸引了超过25万人次观看,“案件久拖不结、侦查行为不规范”等34个具体问题被当场交由相关部门办理。不少应询单位负责人会后坦言,这场持续两个半小时的询问动了真格、很是“生猛”,就像一场大考,让人脸红心跳出了好几身汗。 “我们将全面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巩固‘全国法治政府建设示范市’创建成果,推动法治政府、法治社会、法治城市一体化推进。”在这场专题询问的尾声阶段,长沙市人民政府有关负责人作出郑重表态,“真正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特’,切实让法治成为长沙最靓丽的城市名片。” 营商环境持续改善,离不开监督跟踪发力。专题询问始于问但不止于答,更不是“走过场”“花架子”。长沙市人大常委会着力做好专题询问“后半篇文章”,将调研和询问中的意见建议逐条梳理,形成审议意见及“问题清单”,完善全链条、清单制、闭环式监督体系,督促“一府两院”把依法保护市场主体权益贯彻到执法、司法、守法各个环节,以全过程跟踪督办的刚性实效,确保每一个交办问题都得到有效解决,真正做到有询问、有答复、有结果,助力长沙营商环境再优化、再升级。 ——专项活动靶向发力:强化民营企业合法权益司法保护 六月的长沙,烈日炎炎,骄阳似火,酷暑炙烤着星城大地,嗡嗡作响的聒噪蝉鸣让本就处于焦急中的湖南顶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戴煜,又平添了几分焦躁与不安。 据了解,湖南顶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从事特种材料及特种热工装备研制的高新技术企业,由于商业秘密被严重侵犯,企业遭受了重大经济损失。与湖南顶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一样,类似民营企业合法权益遭到损害的案例还有很多,特别是关于涉法涉诉方面,民营企业反映比较集中,呼声和诉求一直很强烈。 企业权益所系,人大履职所向。长沙市人大常委会主动回应社会、企业和群众关切,精心谋划、牵头组织法院、检察院、公安、司法等13家单位和部门开展强化民营企业合法权益司法保护活动,从年初组织动员部署、年中现场集中推进、再到年底进行工作评议,长沙市人大常委会以一督到底的决心将这项年度重点监督工作贯穿全年始终。 欲知山中事,须问打柴人。这场全市三级人大上下联动、市直相关部门同题共答的总行动,市人大常委会主任会议成员全部带头上阵,组成由省市县三级人大代表和法务专家组成的8个调研组,分赴全市9个区县(市)全覆盖推动,直插基层一线,直奔企业、园区和街道(乡镇),因地制宜选择民营企业关注关切的40多个小切口角度,采取实地检查、个别走访、随机暗访、问卷调查等方式,对民营企业合法权益司法保护情况进行深入细致的调研。 “请求加大对侵犯商业秘密违法犯罪行为的打击力度!”在走访过程中,戴煜情绪激动迫切地向调研组反映。 企业的痛点,就是开展这场活动的着力点切入点。“通过持续开展强化民营企业合法权益司法保护活动,我们累计走访民营企业100余家,面向全市民营企业发出调查问卷5000余份,归类整理问题建议50余条,统筹推进走访调研、现场座谈、听取和审议专项报告、开展专项工作评议等举措落地见效,督促相关部门切实履行法定职责,不断增强民营企业健康发展的法治保障”,长沙市人大监察和司法委员会相关负责人介绍。 与此同时,长沙市人大常委会组织高校学者、法务专家从理论层面对民营企业合法权益司法保护进行研究,形成工作调研报告、理论研究报告和问卷分析报告,呈送市委研究并得到市委的高度肯定,为市委决策提供了重要参考。同时及时总结专项活动成果,汇编完成《民营企业合法权益面对面》一书,与系列调研报告一同提交市人大常委会会议审议。 在该专项活动的关注推动下,经相关部门的对接协调与公安机关的跨省侦办,戴煜焦急的等待并没有持续太久,案件很快得以成功告破,3名犯罪嫌疑人分别在福建、江西等地被抓获。事后,戴煜欣喜地说:“十分感谢各级部门对企业合法权益的大力保护,长沙有这样优良的营商环境,真的太棒了!” 鱼长得大不大,水质很重要。民营经济是典型的“环境经济”,哪里营商环境好,企业就往哪里走。营商环境究竟好不好,市场主体的感受最直接、最真切,评价的话语也最具分量。 “已办妥,请收好,祝您开工大吉!”近日,在长沙市政务大厅窗口,工作人员将办理完毕的工程建设项目行政审批手续资料交到企业负责人方先生手中。 “你们这办理的效率确实高,非常感谢!”方先生原以为,其企业所承包的工程项目,要在开工之前办妥一系列审批事项,至少需要大半年时间,结果没想到,三个月就办好了。 方先生感受到的高效,得益于长沙市在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工程建设领域推行“评定分离”定标方式改革。过去提及工程建设项目行政审批,市场主体槽点满满,审批时限冗长、流程琐碎、资料繁杂等问题的困扰由来已久,这也是各级人大代表建议较为集中的领域之一。 长沙市人大常委会通过认真落实“内容高质量、办理高质量”工作要求,持续完善代表议案建议提出、交办、办理、督办、反馈、评价贯通机制,一批来自代表的“金点子”转化为破解优化营商领域堵点难题的“金钥匙”,代表建议“直通车”不断跑出营商环境优化“加速度”,真正做到让民声落地有声,让企业真正受益。这其中,一条来自市人大代表胡锷的建议,便是这些“金点子”中的典型缩影之一。 在市十六届人大二次会议期间,胡锷代表提出“关于进一步规范招投标管理的建议”。为了高质量办好胡锷代表的建议,市人大常委会组织市人大财经委委员和市人大常委会经济、预算审查监督专家,深入全市9个区县(市)和8家市直单位,对《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标投标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标投标法实施条例》《湖南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标投标法>办法》贯彻实施情况开展执法检查。 在执法检查过程中,执法检查组紧紧围绕法规重点条款,查短板、补漏洞、促执行,针对企业主体和人大代表等集中反映的“监管标准不一”“中小企业参与门槛过高”等问题,多次组织召开专题调研会,听取数十家企业意见,了解8家市直单位的自查情况,集中精力查摆形成“问题清单”,努力做到找准问题、查清症结、对症下药。通过重点建议督办会议,在常委会会议上听取审议了市人民政府的贯彻实施情况报告和执法检查报告,并跟踪督办审议意见研究处理情况,提出针对性的意见建议,督促政府加快出台评定分离、标后监管制度,更好推动法规落地见效,助力进一步有效地规范招标投标市场,营造风清气正、公平竞争的招标投标行业风气。 目前,长沙工程建设项目行政审批已大幅精简,审批事项由71项减少至41项,审批时限由230个工作日压减至80个工作日内,审批效率得到大大提高,长沙“招标投标”指标也连续3年在湖南省营商环境评价考核中获得第一名。 “企业有呼声,代表必须见行动,帮助企业破解影响制约营商环境的隐性壁垒,让企业发展更有信心底气,真正做到民有所呼、我有所应,这是我身为人大代表的应尽之责!”胡锷代表自豪地说道。 营商之城,何以星城?正所谓“交得其道、千里同好,固于胶漆、坚于金石”,长沙正以卓越的法治化营商环境,汇聚起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强劲动能。截至2024年一季度,长沙民营经济增加值为2269.90亿元,同比增长3.4%,55家企业强势入围三湘民营百强榜。一个个数据,见证着长沙民营经济活力迸发、澎湃向前,长沙也相继成功获评2023年度企业家幸福感最强市、2023年高质量发展营商环境最佳城市,在全国工商联组织的“万家民营企业评营商环境”中,长沙连续4年排名全国城市前10。 梧高凤必至,花香蝶自来。长沙市人大常委会党组书记、主任文树勋说:“营商环境没有最好,只有更好。优化营商环境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久久为功、锲而不舍,我们将牢记嘱托、感恩奋进,担好人大应尽之责,贡献民主法治之力,奋力书写推动总书记殷殷嘱托落地见效的人大答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