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新闻中心人大艺苑内容详情

情注富溪村,携手奔小康

时间:2019-07-31点击数:39757来源:长沙人大网
2019年的天气非比寻常,到了7月,细雨绵绵的日子还是比较多,气温倒也凉爽宜人。趁着这个当儿,我们人大摄影兴趣小组一行10余人,扛着长枪短炮,沁着醉鼻山风,哼着悠扬小调,溯着潺潺溪流,浩浩荡荡向着那个神秘的山村进发,试图用镜头去诠释省定贫困村----富溪村美丽的自然风光、人文景观和乡村面貌,讲述他们脱贫攻坚、砥砺前行的精彩故事。



一、葱郁乡野,留存红色记忆



        富溪村,位于浏阳市张坊镇东部,大围山南麓,与江西省万载县仙源镇仅一岭之隔,典型的边陲旮旯小村。因为四面被深山群抱,她更象是久待闺中的名门闺秀。这里青山滴翠,是个天然养吧;这里甘泉沽沽,是个生态水源;这里植被茂盛,是个绿色银行;这里风景如画,是个世外桃源。
















        富溪村因富溪河而得名。千百年来奔腾不息的富溪河,发源于湘赣两省交界处深山里,主河道长14.8公里,自东向西贯穿全村,沿线山涧、林中的溪流源源不断汇入河中,成为当地村民生产生活的重要水源。沿河而居的村民,祖祖辈辈尽情地享受着富溪河的滋润和呵护,休闲地繁衍生息。



        李氏家庙始建于清朝乾隆年间,系砖石土木结构,装饰精湛古朴,几经修缮、扩建后,更名为绍兴祠。现存有受福堂、延馨祠、露雨堂及数栋附属用房,为族人缅怀祖先兼地方办学的场所。应好友李孝廉之邀,曾国藩数次莅临此祠,并为李氏族谱作序。1924--1927年代,祠堂曾是红军第四后方医院所在地(江西万载县志有记载,青山埋有忠骨,牌匾于2005年修缮时遗失),解放后则是村级办学、办公和社会政治活动中心。









二、关注贫困,各方情系富溪


        富溪村总面积34.9平方公里,辖7个村民小组,428户1870人。耕地面积1071亩,林地面积4.7万亩,以林业、种养为传统主导产业;地处株树桥水库水源保护区,发展受到限制,加上偏僻的位置、薄弱的基础、有限的产业、闭塞的交通和落后的方式相互交织在一起,让资源丰富、熠熠生辉、守着金山银山的富溪村跌入到省级贫困村行列,106户367人被划为省定贫困人口,贫困发生率19.63%。


        2013年11月,习近平总书记到湖南湘西考察时首次作出了 “ 实事求是、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精准扶贫 ” 的重要指示。此后又多次强调要科学谋划,打好扶贫攻坚战,确保贫困人口到2020年如期脱贫。很快,“精准扶贫” 成为各界热议的关键词。


        精准扶贫犹如和熙的春风,迅速吹拂大江南北。远在深山旮旯的富溪村的贫困状况,迅速引起了各级领导的高度关注和牵挂。按照长沙市扶贫办的统筹安排,富溪村的联点领导是市人大常委会主任,帮扶牵头单位长沙市天心区、帮扶后盾单位长沙市人大办公厅、长沙市发改委以及浏阳市直相关单位。领导和机关干部纷纷走进富溪,开展深度调研、认亲结对和精准帮扶活动。“小康路上,一个都不能掉队”,乡村振兴,需你我同行。


        2017年8月5日,省委常委、长沙市委书记胡衡华亲赴张坊镇富溪村调研精准扶贫工作,看望慰问困难群众。强调要立足实际谋划扶贫开发工作,紧紧围绕扶持谁、扶什么、怎么扶等问题加强实践探索,不让一个贫困群众在全面小康路上掉队。


        2015年至2016年,时任长沙市人大常委会党组书记、主任袁观清先后三次赴富溪村调研精准扶贫工作,并指导工作队和富溪村要不断创新帮扶模式,精准落实帮扶政策,采取健康帮扶、产业帮扶、就业帮扶、教育投入等举措,让贫困群众真正享受到精准脱贫政策的实惠。


        2017年2月至2019年7月,市人大常委会党组书记、主任程水泉先后五次赶赴富溪村,实地查看,走家串户,问寒问暖,关爱贫困人员的生产生活和扶贫政策落实情况。他强调指出:要以茶叶基地建设和竹木加工为重点,继续抓好产业发展,稳步扩大种植规模;要继续帮扶低收入群体,一如既往地给予支持、关心;要切实加强村支两委班子建设和党员队伍管理,在乡村治理、村民教育、环境保护、乡风文明等工作中充分发挥支部战斗堡垒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要注重扶贫资金管理,强化监管,确保每一分钱都花在刀刃上,让广大群众受益。




        市人大及时组织25名机关干部与30个贫困户结对帮扶。帮助他们制定制定脱贫计划,解决基础设施、产业发展、就业培训、金融支持、移民搬迁、医疗救助、社会保障、基本公共服务等方面的突出问题,既帮其需、助其急、又扶其所长。秘书长柳美景既要做好机关25名干部帮扶中的协调工作,又要具体帮扶贫困户李春兰家,落实健康扶贫政策,享受免费基本医疗保险、扶贫特惠保、签约了家庭医生;对其就业帮扶:本人就地打零工,李招兰在浏阳务工,月收入2200元;帮助其享受危房改造政策,落实维修加固经费2万元,整修了住房。





        近年来,长沙市委常委、浏阳市委书记黎春秋,浏阳市长吴新伟等领导先后数次来到富溪村,走访慰问贫困户,查看搬迁后生产生活、产业发展和新增就业等情况。对新建学校的师资力量、教学水平、资源利用等情况进行了调查研究。与驻村工作队和村支两委干部进行了工作交流,并就继续抓好脱贫攻坚提出要求。







        天心区委书记朱东铁、人大常委会主任于献等领导及区直部门负责人多次来到富溪村,认亲结对,走访帮扶,扎扎实实开展精准扶贫工作,帮助他们解决具体困难,增强脱贫信心,帮扶成效明显。


        市发改委主任夏文斌、副主任杨建强带领本部门人员多次到富溪走访、慰问和开展帮扶活动。


        张坊镇党委书记刘飞舞、镇长张贤前等领导经常利用周末和晚上时间到富溪村走访贫困户,了解收集情况,检查督促落实,协调推进工作。

三、脱贫攻坚,富溪砥砺前行

        基础设施薄弱是制约贫困村经济发展、影响贫困户脱贫致富的难点,也是贫困人群叩开小康之门的 " 拦路虎 "。要想富,先修路,让富溪优质的农产品销出去、让外面的客人走进来,已经成为各级帮扶单位和广大富溪村民的共识,必须啃下这块“硬骨头”。通过项目争取,大力推进进村主干道富江公路提质改造,拓宽道路至7米并进行白改黑,村民出行环境大为改善,村组连接道路建设已于去年全面完成,早于全省两年实现贫困村“组组通”。





        道路通,则产业兴。在市人大常委会的帮助下,驻村工作队员和村支两委统一思想,明确思路。先后到长沙县金井茶厂、贵州遵义等地考察学习,并多次讨论研究,制订了切合当地实际的茶叶产业扶贫项目实施方案,现有种植规模500余亩;金井茶叶公司总经理周宇也经常来此指导种植,并派专人驻村培训。宁茂连、李小平等贫困人员可就近就业,增加收入。





        富溪村拥有林地4.7万亩(其中竹林约3万亩,生长周期两年),富溪村、支两委充分利用竹木资源储备丰富的优势,积极动员本村在外发展的能人回村办厂兴业,采取集体入股、保底分红、市场动作等模式,投资800余万元,在乐泉组与江西交汇处建设竹木加工企业,目前已投入运营,可保障本村50人以上就业(含贫困人员15名),带动村民持续增收。





        依托现有泉水鱼基地,结合市场需求,扩大养殖规模约30亩;引入附加值更高的鱼种进行养殖和技术性升级改造;探索在周边租用村民房屋,打造集垂钓、生态农产品展示销售中心于一体的生态休闲农庄,进一步提升生产率和利润率,确保村级集体收入稳定。




        富溪地处强降水集中区,富溪河穿村而过,两岸的水利设施经常因洪水而遭破坏,近年来,富溪村投资投劳,对水损河堤进行生态修复和加固,为稳定村民的生产生活进一步打牢了基础。





        富溪村易地扶贫搬迁集中安置点选址在街上组,于2017年由政府统规统建,用地面积8447平方米,总投资890.1万元,计划安置贫困户31户122人,配套建设了健身广场、道路、绿化景观、给水、排水、电力、通讯等基础设施。2018年春节前,肖文初、彭平方等29户119名贫困人员得到安置,高兴地入住了窗明几净的新居。








        温菊初、彭文强、李志伟等危房改造、易地搬迁分散安置的贫困户也如期住进了新房。



        原富溪学校紧临村部,校园面积不足两亩,办学条件简陋,生源不断流失。随着教育精准扶贫工作推进,投资500万元的富溪小学择址新建项目得到迅速实施。越来越多的小朋友背上心爱的小书包,走进了这个家门口的美丽校园。





        在各级党委政府的帮扶指导下,富溪村递交了一份满意的答卷:顺利通过省、市、县三级验收,成功摘掉了贫困村的帽子;村级集体收入达到标准并稳步增长;全村综合贫困发生率降为1.7%,低于国家标准,剩余18户31人贫困人员将在今明两年内脱贫;富溪村的贫困人员不等不靠,自食其力,发奋图强,正在加倍努力,追赶全民小康的步伐。目前,富溪被国务院确定为贫困观测点之一,2017年被评为全市“精准扶贫优秀村”,支部党建工作被浏阳市评为“五好”强村。




四、未来可期,共书美好篇章

        五天的采访很快就结束了,我们拍摄了数以千计的图片,收集了数以万计的文字,回来整理时却发现,那笨重的镜头、小小的笔尖难以描绘富溪村那种小巧玲珑、娇艳抚媚的秀美,难以再现在富溪村脱贫攻坚战场上克服困难、撸起袖子加油干的靓丽身影,难以描绘各级领导、扶贫队员和村干部践行党的庄严承诺,忠诚担当的民本情怀,难以书写富溪村民不屈不挠、战胜困难、摆脱贫困的壮美故事。





        海以其博大纳百川而成其浩瀚,山以其厚重历沧桑而为之雄浑。在脱贫攻坚这场沒有硝烟的主战场上,扎根富溪村这群帮扶人、当家人、脱贫人,正以山的浑厚、海的广阔,诚信务实的品质,昂扬向上的勇气,勤奋敬业的精神和脚踏实地的作风,在精准扶贫这条布满荆刺的道路上,坚守初心,默默奉献,砥砺前行。



        富溪村精准扶贫的故事还有很多,他们勤劳、质朴、友善的性格与清可见底的富溪河水相得益彰。我们相信,贫困只是暂时的,有精准扶贫的好政策,有各级领导和政府的关心支持,有大家的自力更生艰苦奋斗,有大自然馈赠的好山好水,就一定能将富溪村建成富裕幸福、文明和谐、风景秀美的新农村。




扫码分享

Copyright 2007-2021 ChangSha Municipal People's Congress. All Rights Reserved.

长沙市人大常委会版权所有 未经许可严禁复制或镜像

技术支持电话:0731-88668525  邮箱:hncsrd@126.com

备案序号:湘ICP备10007592号
长沙市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